珠江口,碧波荡漾的伶仃洋上,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举世瞩目的深中通道于6月30日正式通车。当日下午,一辆辆社会车辆稳稳驶上深中通道,驰骋在崭新宽阔的桥面。而这份“稳稳的行驶”背后,就有一份力量来自于湛江钢铁。
深中通道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也是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难度更大的又一项世界级重大跨海交通工程。其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拥有世界上最高通航净空尺度跨海桥梁,为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每一项工程都彰显着其建设难度之大。
这一系列“世界之最”的达成,需要有过硬的“钢筋铁骨”的支撑。其中,湛江钢铁27万吨的桥梁钢相继从祖国大陆最南端出发,到达伶仃洋,分别被嵌入沉管钢壳、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离岸悬索桥伶仃洋大桥以及中山大桥的钢箱梁等关键部位,以“湛钢厚度”牢牢支撑起“中国跨度”。
厚板生产现场。
湛江钢铁何以“突围”?
深中通道自立项以来就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湛江钢铁的产品何以成为深中通道的选择?7月1日,记者采访了湛江钢铁技术攻关团队。
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湛江钢铁在深中通道项目中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丰富的经验、先进的制造技术、卓越的敏捷制造能力、快速交货能力以及央企担当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这些因素共同为湛江钢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用户的信任。
“湛江钢铁在桥梁钢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同时其敏捷制造能力也保证了产品的及时供应和定制化生产,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该负责人说,尤其是在项目招标过程中,湛江钢铁凭借着敏捷智慧制造、快速精准交货的优势,充分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成本的要求,在激烈竞争中成功突围一举中标。
自深中通道项目启动以来,湛江钢铁迅速成立保供团队,由厚板厂、制造管理部联合宝钢股份厚板销售部、南方公司等成立攻关团队,根据钢板高焊接、高板形等特点,充分发挥湛江钢铁近地化优势,积极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持续走访项目基地,围绕工艺技术要求、成本及交期等进行多次深入研究与商讨,从技术要求分析,到产品成分研究,再到制造工艺确定,各个环节逐一把关。
敢啃“硬骨头”,30天完成开发到批量生产
深中通道项目工程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复杂,技术挑战大,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从施工技术难度来看,建设深中通道项目比建设港珠澳大桥更难。受制于施工环境,项目对钢材的要求较为严苛,不仅对强度、冲击韧性、焊接性能有着高要求,且交货期和项目工期紧张。对于产品开发来说,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多,要实现稳定批量生产,这无疑是一大挑战。
湛江钢铁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其所研发的特殊性能的桥梁钢就应用于沉管钢壳、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离岸悬索桥伶仃洋大桥及中山大桥,在深中通道上起到“脊梁”作用。
这种特殊性能的桥梁钢的研发是湛江钢铁首要解决的问题。团队成员刘卫航迅速召集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讨论,夜以继日跟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影响因素,尝试、总结、再尝试、再总结……终于高标准达到了钢材表面质量的生产要求。
但钢材性能检测结果却显示不合格。团队再次陷入了困境。刘卫航与团队成员又一头扎进到科研中去。
他们结合深中通道的特殊性,借鉴以往桥梁钢的生产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反复研讨论证。数十次现场工艺试制、数百次力学性能试验……团队不断摸索攻关路径,把技术的事情一件一件做成,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短短30天内就完成了产品开发、试制和批量生产。这是湛江钢铁厚板从高难品种开发到批量生产过程中最快的一次,并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敢接“烫山芋”,逐项攻克生产瓶颈
像这样探索“制造极限”的经历,对于团队而言并不少见。
由于深中通道项目独有的特点,钢板的厚度规格和宽度规格繁多,并需要采用特殊工艺,以获得钢板的优异性能;也需要经过在线冷却,一旦控制不好,容易导致钢板不平整影响生产和物流,甚至影响交货周期。
为攻克这个生产难关,团队成员轮流加班,跟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微环节,不放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团队成员薛如锋主动请缨开展板形攻关,曾冒着高温连续三个多小时观察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的板形变化。为了更好识别不同工艺参数对板形变化的影响,他钻进冷却设备下方,观察喷嘴的运行状态,一手拿图纸,一手记录着水量数据,不错过每个细微环节。
经过不懈努力,他创新性提出新的冷却模式,对设备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了逐步优化,钢板鼓起的“大肚子”慢慢恢复平整,钢板冷却均匀性的难题终被攻克。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其中最为困扰的是钢板的板形。除了要解决性能问题,团队还需攻克钢板的板形控制问题。团队成员韩剑宏深入现场、蹲点摸排,多次调整优化矫直模型的参数,实现了一道次矫直板形合格,大大提升了矫直效率,同时对模型参数进行固化,实现了矫直工序的稳定生产。
此外,由于项目对钢板性能的特殊要求,工艺设计也对控轧温度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为解决板坯加热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团队成员毛云飞主动协同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分析,记录现场各段板坯温度,针对此类钢板专门制定加热工艺,控制在炉时间,确保加热时间充足,明显提升了板坯温度均匀性。
以“湛钢厚度”一小步,见证“中国跨度”一大步
放眼海上、江上、河上,桥梁高塔直入云端,沉管隧道潜入海底,在一个个“中国跨度”当中,还深藏着许许多多的“湛钢厚度”。
近年来,湛江钢铁厚积薄发,利用近地化、可快速交付服务等优势,积极组织攻关团队制定方案策略,克服施工工期紧等不利因素,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实行工艺标准化,推广工艺精益化,研究工艺稳健化,其所研发的桥梁钢等产品已成为国内桥梁钢制造的坚实支柱。
横贯江河,跨越海湾,中国桥梁实现了大跨径,“湛钢厚度”技术也实现了大跨越。现如今,“湛钢制造”在国内制造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内首座大型FLNG项目、常泰长江大桥、澳氹四桥、福建沙埕湾大桥、白云机场(三期)、阳江海上风电等项目中,均有“湛钢”的身影。
湛江钢铁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开发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重大工程的厚板产品,以新质生产力支撑起国内制造的“钢铁脊梁”。